◈ 帶着超市穿越到古代第7章 濟陽軍第一營在線免費閱讀

帶着超市穿越到古代第8章 來自富陽的官軍在線免費閱讀

張明最終決定將這二百三十五人編為濟陽軍第一營,並確定以類似後世的軍隊組織體系建軍。

第一營未滿編,下轄第一連和第二連兩個步兵連。每個步兵連都下轄一個鐵車排,配備二十輛改裝後的電叉車。

雖然超市和物流倉庫都有自己的油庫,但張明覺得油料的供給太麻煩。所以暫時不準備大量裝備柴油動力叉車。而電力的供應就簡單多了,有足夠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和備用蓄電池就可以了。

為了安全受控,每台叉車都加裝了遙控啟停電路。如果有人想用叉車圖謀不軌,張明只需要根據車輛編號用語音命令人工智能關閉它。在對方進入五十米範圍內,人工智能將會立即發送關閉信號讓它停在原地動彈不得。各排的排長及對相關排有指揮權的其他軍官也被進行相應授權,同樣人手一個控制平板。

第一營長為劉威,李二為營副。劉勇任一連長,李四任二連長,張三任第一連鐵車排排長兼連副。吳老漢管理倉庫,而張明是濟陽縣的頭領兼濟陽軍司令官。

一周後,下午。負責清查縣城內人口的張三前來報告。

「大人,已探明縣內尚有數百戶人家,不足千口。」張三抱拳道。

「他們是否有意參軍?」張明對參軍給出了優厚的條件,吃住隨軍,餉錢兩千文銅錢。兩文可以買一個大饅頭,兩千文足可以養活一個五口之家。

「願意參軍的有百十人。餘下多是老弱婦孺。」

「明日讓願意參軍的來縣衙報到。」張明打算讓第一營儘快滿編。

「遵命。」這是張明在《濟陽軍規》中規定的標準軍事應答語句。

張明又花了點時間在縣衙院外放置了二十輛電叉車和一些鋼網鋼板,又讓吳老漢從他管理的倉庫運送了二十套激光板。這些叉車將由一連鐵車排的士兵們改裝後交付新編的三連鐵車排。

張明覺得汽油燃燒彈很不安全,所以他不打算再繼續製造。他設計了一種新的炸彈,這種炸彈主要由玻璃瓶和黑火藥組成。在玻璃瓶里塞入小鋼珠和黑火藥,夾持而不再是綁在無人機下。這樣就不用每次投彈都要消耗一架無人機了。

黑火藥玻璃炸彈使用電子遙控引爆方式,通過在無人機遙控器上粘上炸彈遙控器實現對應功能。每枚黑火藥玻璃炸彈里都有特定編號的遙控延時電阻絲髮熱裝置,只能由特定編號的遙控器啟動。

這些裝置來自物流倉庫里的一些半成品電子模塊,打開開關後經過簡單的組裝配對就可以使用了。一旦配對完成,這個引爆裝置就只能由這個與其配對的遙控器啟動。

為了保護無人機,炸彈被遙控啟動後,有約兩秒的延時。

為了避免因裝配錯誤產生的誤報,炸彈遙控器和引爆器都只能在投彈前才能打開開關進行配對,配對完成後將引爆器塞入瓶子擰緊蓋子。《濟陽軍規》規定:一枚炸彈一旦被完成裝配,無論戰事有沒有結束,都必須在保證我方人員安全的區域引爆。

後來的實戰表明,這種炸彈炸傷炸死沒有良好防護的人員毫無壓力,玻璃破片和其中的鋼珠也會對人員造成巨大傷害。而且爆炸時發出的聲響對近處人員的聽力也會造成影響。

在這個時代,黑火藥的生產並不難。濟陽城裡就有一家火藥作坊。而物流倉庫里有一箱箱的玻璃瓶,電子模塊和小鋼珠。在張明的指導下,很快士兵們就學會了模塊焊接,組裝,配對到投彈的整個過程。

所有過程中,只有配對這一過程讓這些古人感覺到了一些困惑,因為他們大都不認識遙控器上的數字,只能靠死記硬背。然而很快也適應了。

這讓張明覺得這些大部分是文盲的古人沒有自己最初想像的那麼笨拙。

無人機投彈由鐵車兵負責,由於無人機的操控範圍在弓箭的有效射程內,必須以改裝後的叉車作為掩護以防投彈人員受到傷害。現在每輛叉車有一名駕駛員和一名投彈手,配備至少五架帶有黑火藥炸彈的無人機。

三連組建完成後,第一營的兵力達到了三百四十四人,張三成為三連連長。

這一周的時間,除了鐵車排需要訓練駕駛和投彈,其他兵士都在忙着修牆。長五百米,寬五百米,高五米,厚三米的牆不是這麼點人一兩周就可以修完的。

好在軍中有幾個做過建築的工匠,倒也不像之前張明幾人修防線時那樣隨意堆砌。

張明看了修好的一段,給人的第一感覺就很厚實安全。

...

軍隊建成後,張明決定在城外建立自己的農業基地。根據劉威的報告,城外田地里的作物都已經被韃子燒掉了。

要建立農業基地需要大量的農業人員。但現在城裡的勞動力幾乎都進入了自己的軍隊,剩下不到千人的老弱婦孺也種不了多少田。

京城被攻破後,人口大量南遷基本沒有迴流。逃出去的沒幾個想再回來送死。張明陷入了無人可用的地步。

不生產糧食,只從超市往外運。不僅無聊而且很累。關鍵是會讓自己的隊伍喪失農業能力。民以食為天,這在特殊情況下是會致命的。

不管怎樣只好讓能動的人都先動起來。剛好自己手裡不缺種子,甚至還有很多紅薯馬鈴薯之類的新品種。

作為頭領,張明命令所有未參軍能勞動的人都要參加農業勞動。將城南劃定區域的五百畝土地播種白菜,蘿蔔,胡蘿蔔和馬鈴薯。已經過了小麥等糧食作物的播種期,只能試種些馬鈴薯代替了。

之所以選定這片區域不僅是因為這裡土地肥沃,同時也是因為位於城南就使得韃子必須繞過或攻破縣城才能去搶燒。

為了保護這片農業區域,張明又下令在這片區域四周設立瞭望高台和哨所。張明親自去安裝了智能設備和無線網絡中繼,這樣在縣衙里就可以接收到來自農業基地的警報。

高台和哨所由第一營的士兵們輪班警戒。雖然沒有派出叉車,但在人煙稀少的北方,一個排四十人的兵力已經足夠。

各個高台和哨所可以通過報話機進行聯繫。在這個時代,這支軍隊已經擁有了最先進的通訊工具。

兩個月後,城牆大體建成,張明將其命名為「四方城」。

在這段時間裏,張明多次進入超市和物流倉庫,又找到了不少好東西。最有用的莫過於物流倉庫里那數不清的書籍。張明打算觀察一兩年,找到合適的人選讓他們去研習其中的知識和技術。

步兵們也升級了裝備。藉助張明提供的超越時代的電動氣動工具和用不完的優質材料及零部件,軍中一些心靈手巧的工匠打造了幾種新裝備。

一個是由電動汽車改裝的步兵戰車。步兵戰車外覆鋼板鋼網,除駕駛員外的座位旁都有射擊孔。擴展後的頂部天窗可以打開,便於乘員投擲煙花爆炸物或用冷兵器收割敵方沒有重甲保護的士兵。

第二個是一種小巧的弩,被稱為精鋼滑輪弩。它的有效射程不過四五十米,但操作簡單快捷,下面設有一個可壓入五枚弩箭的箭倉,可以幫助射手實現半自動射擊。箭倉可快速拆卸,作戰時士兵們一般會裝備五個備用箭倉。

第三個是震天雷。由於精鋼滑輪弩對重甲兵很難造成傷害,用於範圍傷害重甲兵的震天雷便應運而生。這是一個圓形陶罐,內部裝有約一斤的黑火藥和一些鋼珠。和黑火藥玻璃炸彈的殺傷方式相同,不同的是它的製作更簡單。使用時只需要投擲前點燃導火繩,然後朝目標擲出即可。

最後一個也是濟陽軍目前爆炸威力最大的一種,稱為暗雷。它是一個放大版的震天雷,通過導線或無線遙控引爆。一般會加以偽裝放在敵軍的必經之路。

四方城的倉庫進行了擴建,陸續收攏到了幾十個流民加入軍隊和倉庫。吳老漢手下也有了三十多人,每間庫房都堆滿了食物和軍需品。農田裡點點青綠,濟陽城的一切都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