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序幕 改變命運的契機

第二章 險死還生

  光輝礦山座落在閩贛兩省交界處,一個名叫白石塞的小村莊上游,距最近的農戶也就一里多地。
  
  這兒原是雲城縣通往福建的必經之路,解放後大修公路,因這一帶石山太多,難以開鑿,規劃時另闢線路,繞過了白石塞,這裡也就漸漸冷落下來了。
  
  白石寨只有三四十戶人家,是一姓聚居之地,漫山遍野的白石頭,學名硅石,又叫石英石,屬於非金屬礦種。
  
  這幾年硅石的價格瘋漲,雲城的幾個大老闆看中了滿山的資源,通過關係買下了開採權。
  
  小礦山尚處於探查階段,只有十幾名工人,多來自附近村莊,吃過早飯來上工,中午吃過自帶的飯菜,男男女女躲在蔭涼處侃侃大山,或是聊些都感興趣的話題,休息一會,接着上工,下午下班後再各自回家。
  
  這一天是初秋的清晨,在「開工啦、開工啦」的吆喝聲中,三三倆倆走來一群肩扛撬釺,手拿大鎚的粗壯漢子。走在前頭的是一位面容清秀,身材勻稱的男子,他叫王英、三十來歲,是工商所的職工,因得罪了單位的領導,偶然犯了一次小錯後,被領導抓成典型給開除了!
  
  成了家的男人,有老有小,經濟上的重擔壓在了肩上,生活還得繼續,沒法子只得托親靠友找活干。
  
  頭幾年跟着本地一個親戚到廣東打工,也是在礦山,那座小礦山的資源不多,幹了兩年多後就回來了。在家閑了幾個月,光輝礦山缺個礦長,而他的礦長資格證書正好沒過期,二哥認識其中的一位老闆,通過他介紹,王英便來了這座小礦山。
  
  「轟、轟,」幾聲炮響過後,硝煙逐漸散去,灰白的石塊從高處滾落,零七亂八灑在地上。
  
  王英慢慢走過去撿起一塊仔細端祥着,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還是品位不行,雜質太多!都開工半年了還沒打到夠品位的礦石,旁邊的場地堆滿了沒人要的廢石。再這樣下去,老闆支持不了多久就該停工,自己得為尋找下一份工作而努力了!
  
  
  
  
  晚飯後心情鬱悶的王英沿着上山的小路漫無目地的走着,這幾座山的樹木不怎麼茂盛,多是灌木叢,怪石林立!
  
  傍晚的秋風拂過略帶枯黃的草叢,不時露出灰白的石影,漸行漸遠,天盡頭裡斜陽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輪彎月。
  
  沿着小道蜿蜒而下,拐到已廢棄的古驛道。光滑的石階縫隙里長滿了生命力旺盛的野草,路邊的小水溝發出「潺潺」流水聲,王英走到水溝邊,正欲掬起一捧水來洗臉,溝邊草叢裡」涮」地蹦出一團灰影,一跳一跳拚命往山上躥!
  
  
  「好肥的野兔!」王英一愣,條件反射下手足並用朝前猛追,幕色中逃竄的兔子很快不見了蹤影!
  
  他不甘心的四處搜尋,漫無目標地在山坡上遊盪。走到一處懸崖邊,不經意間腳被什麼東西絆住了,王英渾不在意,山上藤藤絆絆的多了去,用力想抽出腳來,使勁抽也沒把纏繞在腳脖子的藤拉斷,反而把皮鞋掛脫了,掉下了懸崖。
  
  石崖落差不算高,只有五六米深,崖下遍布荊棘亂石。
  
  這雙268塊錢的皮鞋才買沒多久,王英還沒這麼敗家不要了。不想繞道過去,嘴裏罵罵咧咧的王英躬下身子,拔開藤蔓,貼着石壁攀着凸出的石頭,小心地向下滑。
  
  眼看離遍布亂石的地面不高了,一隻腳還是光着的王英不敢跳下去。
  
  踩在石縫上,想換了個落點,剛把身體重心轉到支撐的腳上,看着結實的石塊卻向下塌,王英措手不及,身體擦着石壁向下滑落。
  
  「哎喲…嘶…我靠!」被荊棘藤蔓掛得身上火辣辣的,手臂更被石頭擦傷了的王英直呼倒霉!
  
  小心冀冀地撥開荊棘藤蔓,王英像頭野豬般地從灌木叢鑽了出來,找到皮鞋穿上,正欲離開,回頭望了望那處失足處。
  
  夜色下,距地面兩三米高處的石縫內凹,露出一個小洞。
  
  這種空洞,像極了埋葬過死人,天長日久墓碑脫落了的墳墓。
  
  山區里的人多信鬼神,若是別人,多半是避之不及。可王英的膽子奇大,說真格的,他不怎麼信鬼神!愛釣魚的他,常常一個人在偏遠的水庫邊整晚夜釣。
  
  這一帶民間,有這麼一個故事流傳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反圍剿的戰鬥中紅軍曾在白石崬周邊埋藏過一批財寶,事後不久,相關知情人員全部戰死,這批財寶最後不知所蹤。
  
  
  聽說過這種傳說,還曾做過白日夢的王英,在好奇心及貪慾的驅使下,決心一探究竟。
  
  
  天完全暗了下來,王英匆匆回了住處,換了雙解放鞋,拿了個礦燈和撬釺和鋤頭,偱着原路來到石崖下。
  
  有了工具,很容易爬上三米左右高的石壁,洞口僅容一人出入,怕有蛇藏在裏面,先用礦燈朝裏面探查,爾後俯身朝里察看。
  
  一股塵封已久的霉變屍臭味沁入鼻中,不大的洞穴內,映入眼帘的一具倒卧的枯骨,枯骨上披着零落的布片,旁邊還有一個民國時期的軍用公文挎包,挎包的帶子掛在枯骨上。
  
  饒是他膽大,裡邊的情形也駭得他心頭髮毛!這時黑暗處傳來陣陣貓頭鷹的叫聲,讓他驚恐更甚!頭皮發麻的他差點要扔下礦燈,拔腿就跑!
  
  終究是貪念減輕了些了恐懼,枯骨邊上的老式挎包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想爬進去心裏還是恐慌的緊,枯屍空洞的頭蓋骨下那兩個黑洞,更使他毛骨悚然!
  
  心裏有個念頭,等明兒白天再來拿,但另一個怕被人捷足先登的念頭更加強烈。這種想法不是沒根據的,走過這座山,樹木變得更加茂密,有不少的山羊野豬出沒,常有村民去打夜獵。
  
  咬咬牙,王英壯着膽子,沿着洞口爬了進去。
  
  克制住心頭的恐懼,顫抖着手從枯骨上取下了老式公文包,沉甸甸的分量不輕。沒敢在裏面多呆,取了包後王英爬了出來,出了洞口,胡亂地把洞口填上。
  
  拎着包和工具,趕緊鬼鬼祟祟地往回走,唯恐撞見村民,腦子裡緊張地想着萬一被人看見的對策。
  
  
  村子靠近礦山的那戶村民在鄉道邊上蓋了新房,老房子租給了礦上,租下來後簡單粉刷了遍,王英辦公和住宿都在裡頭了。
  
  他是礦長,兼炸藥保管員和計帳員.保管現金的出納是大老闆的親戚,沒有礦石銷售,他很少來上班。
  
  順利溜回來了住處的王英長長舒了口氣,關緊門戶,點燃了支香煙,屏住呼吸解着公文包的扣帶,包打開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暗黃色的金條,王英腦袋嗡的熱血上涌,「發財了、發財了」他的心頭狂喜,激動的手腳微顫!
  
  他把公文包里的東西倒了出來,慢慢清點起來,計有金條6根,金戒指12隻,銀元25個,老鋼筆一支,油紙包裹着的老式日記一本,還有一些霉爛了的紙幣。
  
  亢奮稍緩,靜下來抽了支煙,王英在想6根金條得有1000多克能賣二,三十萬,12隻金戒指、25個銀元加起來也值個兩三萬,這下日子就好過了!有這幾十萬可以買套房子了,妻子想了十來年的房子啊!終於能實現啦!再存上一筆錢,供寶貝兒子上一所好點的大學。
  
  他湊在燈下仔仔細細看着金條、戒指和銀元,然後用袋子裝好藏在不常用的紙箱里。破公文包則塞進舊蛇皮袋準備當垃圾處理,鋼筆很有收藏價值這也得放好,至於已粘連在一處皺巴巴的舊日記本,反正現在太興奮睡不着看看吧!
  
  曾經有段時間心血來潮搞過收藏,他有處理破鈔的經驗了。小心翼翼地剔開一頁,字跡模糊但依稀可辯,繁體字瞧着吃力,但以王英平時書蟲的功力還是連猜帶認能看懂,字體剛勁有力,有一種說不出的飄逸!文中又不似日常記事,倒像是某種功法修鍊的秘訣,再慢慢地剔開幾頁。嗯!後邊的又像是自敘小傳了。
  
  本子不厚油紙包裹了好幾層,雖然埋藏在地下時間久遠,但除了粘連得利害,字跡模糊,紙質泛黃,花些工夫還是能分開,忙乎了一會倦意上來,王英草草收拾好,倒頭就睡。
  
  次日一早,他再次來到石崖下,把那處洞口仔仔細細掩蓋好。
  
  接下來幾天王英回了趟家,那些個金銀器全都藏在只有自己知道地方,這事沒有告訴妻子。不是不相信她,妻子這人單純,不想讓她心理有負擔!
  
  俗話說小別勝新婚,但以前王英可沒有這麼有激情,妻子其實長得算漂亮了,身材窈窕,肌膚白嫩,那兩夜王英可把她折騰苦了,直喊你這個色鬼別不是吃了啥葯吧?
  
  休假結束回到礦山,工作之餘全把心思花在日記本上了。
  
  隨着日子一天天過去,剔開一頁抄錄一頁,七八天後終於弄完整了.本子上的內容分三部分,前邊是敘說練習道家某種功法的心得,還有十幾頁是防身禦敵術的招術圖解,中間部分是藥方和一些藥材配伍,藥性,製法,最後面的內容則是生平自敘和絕筆。
  
  舊式公文包的主人名叫蔣澍,生於光緒27年也就是1901年,湖北荊州人氏。生自富貴人家,父母晚年得子自小寵溺,少時走雞斗狗不學無術,然生性平和,惡習雖有卻無大過,民國廿五年偶遇九宮山無名老道,得傳道家渡劫神功心法和渡劫神拳,無名老道將道家失傳的千年秘方一併傳授蔣澎後飄然離去!
  
  蔣澍習練有成後適逢日冠入侵,偶因要事離家外出,家中妻妾兒女皆沒於日寇暴行!
  
  國恨家仇,蔣澎慨然從戎,加入國民**第186師,歷任文書、代理排長、連長直至中校團長,憑藉身懷武功,抗日戰爭期間屢立功勛,內戰後期他隻身逃離血腥戰場,與所部脫離後身攜少量財物,欲沿江西、福建非主戰場路線到沿海伺機渡台,行至此地不料舊疾複發,夜間露宿野外,行功療傷時又不慎被銀環蛇咬傷,自知時間不多,匆忙間尋了處容身之地,不欲所學被塵土埋沒,故將此貼身之物妥善保存,留待有緣人!
  
  看過前人自敘,再把精力放在了煉功秘訣上。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上士無爭、如此清靜、漸入真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得悟道者,智慧明凈、欲修長生,必經渡劫……」
  
  一段真言後,便是修鍊心法的秘訣。
  
  「閉目冥心坐、握固靜思神、左右鳴天鼓、叉手雙虛托、百脈自調勻、承漿廉泉入、天突璇璣經、華蓋紫宮行,玉堂膻中轉……」。
  
  這些秘訣,王英一時難以理解,直看得頭昏腦脹!便略過翻到後面,又有寥寥數句「以體為爐、鍊氣為丹、大道至成、渡劫飛升。」
  
  再看中間那部分藥物篇。
  
  「未得一氣真元之純體,不可修習大道!紅塵濁世使然,即使弱齡幼童,孕自凡體俗胎,純體亦是難求!唯經洗髓易經之丹方妙藥,方可行功!」
  
  下有一方服用,一方浸浴。
  
  藥方中羅列了三十幾味中藥藥材,亦有硃砂、雄黃、硫黃、芒硝等含汞、含砷、含硫、含鉛的礦物質,君臣佐使,所述甚明!
  
  這些個藥材,王英有些是知道的,像虎骨6兩、犀牛角9兩、百年老山參8兩、還有什麼紫河車,千年龜甲之類的。但知道是知道,虎骨什麼的去哪買呢?這也是個大問題!
  
  索性不去想這些,專心看那幾頁渡劫拳法,招術只有十八式,但變化繁複,下邊更有一行小字,蔣澍自謂加入了他多年的戰場搏殺心得,使得這套拳法更利於實戰!
  
  王英按着圖示練習,沒有一點基礎的他,很難掌握要領。但越是這樣,越能激發他的求知慾望!
  
  白天在山上盯着探礦,晚上有大把的時間來研習這本秘籍。越看越覺得這本小冊子里蘊藏着極其寶貴的財富,若是不去珍惜,到老去的哪一天,必將有無盡的悔恨!
  
  想當年,一部《少林寺》掀起了中華大地的武術熱,年幼的王英只恨沒有明師,曾經有過多次的衝動,欲離家出走遍訪名師習武強身,皆因太盲目未能成行!讀初中起,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熱,再次勾起了他的武俠夢!
  
  現在有這個機會,而且目前的現狀又讓他有迫切想要改變的念頭。
  
  山上得到的這筆財富,只能暫時緩解家裡的經濟狀況,卻無法改變已經基本定型的人生道路!
  
  他太想成功了,想想當年的同學朋友中,目前在體制內擔任科級副科級幹部的就有好幾個,更有出國定居的,當年學習成績不如自己的哪些個同學,如今大多有車有房自己開公司,而他,連個正式工作都沒有,這筆錢是能買套房子,但用完了呢?還不得再延續以往給人打工的失意人生!
  
  至於秘籍的可能性,王英沒有懷疑,至少手中這些個金條,銀元是真的吧!這就說明了這事情絕對不會有假!藥方里的藥材配不齊這個問題,王英有考慮過,為此,特意去詢問他熟悉的中醫,按他們的說法,很多古方里的藥材現今已絕跡,嘗試用其他藥效相仿的來替代,成功的案例不少!
  
  深思熟慮後,王英委婉地向老闆提出辭職,回到縣城一個星期內6根金條找到了買主,同是礦山老闆的楊遠城楊大老闆以二十三萬的價格買回去收藏了。12隻金戒賣了三萬塊錢,鳳祥銀樓老闆很中意這類古舊款式.當然交易都是秘密中進行的.財不露白嘛!
  
  銀元沒打算賣,一是錢不多,一塊才一一百三,二來銀元在當地又叫花邊,很多人家娶親嫁女都興壓箱,王英有收藏的愛好,自家就有幾塊,常在閑時把玩,所以對銀元有偏好,現在手頭不緊自然不打算賣了.
  
  他的家中兄妹多.他是老幺和父母親住在一塊,妻子在縣城小學教書,兒子上幼兒園小班,此前除去不富裕外倒是滿溫馨的!
  
  
  王英把20萬存入中行卡里,5萬存工行存摺交給妻子,並編好了說辭,有位初中的同學在申江創業,結婚前自己投資了一萬,這麼多年失去了聯繫以為打水漂了,所以也就沒跟她說起這事。現在又聯繫上了,說是本利一起匯了50000元過來,並邀自己去發展。
  
  好不容易說服妻子同意遠行計劃,又去向父母辭別。
  
  這一年的10月12日王英腰揣10000元現金和20萬的銀行卡帶着珍藏的練功秘笈,懷着對美好未來的希冀來到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