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難掙扎第五章兆豐在線免費閱讀_番茄小說官網

苦難掙扎第六章年糕在線免費閱讀_番茄小說官網

送灶司菩薩上天后,四十多歲的段兆豐將灶頭的祭品移到桌上,開始一個人自斟自飲起來。這些天太累了,他要好好喝上兩杯解解乏。

段兆豐有四間橫舍,七十多畝地。在沙地,他的經濟實力僅次於蘇昌之。從發展後勁來看,他覺得要不了幾年,就能夠超過對方,成為首屈一指的大戶人家。具備了如此實力的段兆豐很自然地被稱為江司,但在背地裡,人們更願意叫他癩子兆豐。這個綽號有兩個出處,一、他曾長過一頭癩頭瘡,到現在還留着密密麻麻的疤痕;二、說話不算數,總是癩皮。

段江司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大龍二十四歲,兩年前已給他討了老婆。老二四歲時不幸夭折。老三金龍二十二歲,前兩天給他說好了親事,如今,好日也定好了,待來年深秋就給他們完婚。兒子大了,雖然能出上力,但給他們娶妻成家卻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雖然老二不幸夭折,倒讓他緩了口氣,不然,縱然再精打細算會過日子,也不可能讓他們及時娶親。

兩碗紹酒下肚,段江司的臉色變得紅潤起來。他正要招呼段杜氏盛飯,卻見兒媳小鳳已將一碗松花黃米飯恭敬地端到面前。一家八口便圍坐在八仙桌前開始用飯。

「明天去一趟塘裡頭,把老酒、糕點等過年用品買回來。過了年都十八了,個子又這麼高,得做點事情了。」段江司看着小兒子玉龍說道。古海塘以內被沙民通稱為塘裡頭。

「我們要的東西蘇掌柜店裡都有,為啥要捨近求遠?」

「叫你去哪裡就去哪裡,哪來這麼多廢話!」段江司對小兒子的回答非常不滿。三兄弟中,就數他最不聽話,還常常用反問句挑戰他的權威。

「老酒又重又不好帶,打破了怎麼辦?」玉龍繼續反問道。三哥踢了他一下,提醒別再頂嘴。但玉龍不予理會,只要覺得有理的事,他非得一吐為快。「塘裡頭比昌盛街遠五里多地,況且,蘇掌柜的東西貨真價實。你要我聽話,總得給我個道理吧?」

段江司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什麼道理?我是你父親,這就是道理!」

「玉龍說得沒錯呀,蘇掌柜家東西好,又不貴,為啥要捨近求遠?」段杜氏道。

「兒子不像兒子,婦人不像婦人,都想爬到頭上來拉屎,這個家還有沒有規矩!」段江司將一張通紅的臉惡狠狠地對着女人。這個黃臉婆總是和最不聽話的兒子站在一起,是越來越讓人討厭了。

「爹,你也不用這麼凶,你讓我去塘裡頭,我去就是了。兩小壇老酒倒也挑得動,只是路那麼遠,上肩落肩的,萬一打破了,你可別怪我。」

段江司不再說話。玉龍的話不但在推卸責任,還帶有威脅的味道,但他居然找不到說服的理由。兩小壇老酒有五十多斤,加上其它貨物,應該有近八十斤份量。都說百步無輕擔,七八里路挑回來,放到誰身上都不好受。但他就是不想在蘇昌之店裡買東西,不想給他賺錢。沒有他,他段江司就是沙地的老大、最富有的大戶人家。蘇昌之處處壓着他,他有四間寬敞的橫舍,但對方卻是瓦房;他有七十多畝土地,對方卻超過了一百畝,而且,蘇家還有這麼大鋪子……。好在兒子們已經成年,他只需要請些短工就能應付過去。他知道,其實蘇家土地上的收入遠沒他高。就拿今年來說,一場大水讓夏季作物顆粒無收,段家除了農忙請幾個,並沒有太大損失。蘇昌之就不一樣了,不但雇了四個長工,請短工的比例也遠比他高,到頭來,莊稼被大水沖得乾乾淨淨,工錢卻一分不能少。段江司覺得,蘇昌之是實足的門外敲鑼鼓,門內喝鹹菜湯的主,都這樣了,還拿出這麼多米給大家吃。但話說回來,如果沒有這些米,這個堤壩還真成不了。不說別人,自己家就是衝著中午的一頓飯,才出了四個勞動力。

段江司是第一個用完晚餐的。和以往一樣,他從草壁上掐了段茅草梗,走到外面剔起牙來。左邊的路上,只見兩個人急匆匆地向南走去。幕色四起,但段江司還是看清了是蘇昌之和長工阿土的身影。段江司輕輕聲說了句:多管雞娘!

多管雞娘是段江司給蘇昌之起的綽號,其實,這是一句沙地人形容愛管閑事者的歇後語:多管雞娘──孵鴨蛋。他知道,他們組在一個多時辰前就完工了,如今,每家每戶都在祭祀灶司菩薩,他卻還要讓別人來叫。少了他難道太陽升不起來了?真是多管雞娘!

剔完牙,撒了泡尿,段江司慢悠悠地走到地里。天完全黑了下來,但他還能看清被收割的青菜蘿蔔。他算了一下,大約割去了兩畝半地。剩下的青菜已變得又老又黃,因為過了收穫期,基本上不會有人問津。蘿蔔外皮則出現了黑圈,想要做成蘿蔔乾,也得刨去外面的黑皮。這個活費時費鹽,蘿蔔乾還不一定賣得掉,所以它們已失去了價值。幾十畝蔬菜,除去自己吃的,到目前為止,只換回四擔小米,但和其他種菜的相比,他還有小米打年糕。抓住了這個牛尾巴,這個年過得倒也馬馬虎虎。

回到家裡,大家已吃完飯。除了女人和兒媳在灶間收拾碗盞,其他人都進了自己房間。

段江司胡亂洗了把腳就鑽進了被窩。酒精催和疲勞催化着瞌睡,使他立刻進入了夢鄉。

見呼嚕聲從公公房間里響起。小鳳重複了一遍剛才婆婆對買酒質疑,然後問道:「爹爹寧可捨近求遠也不去蘇江司店裡,莫非他們有什麼過節?」

「蘇江司和和氣氣的,即便吃了虧也不會跟人計較。怎麼會跟他有過節呢?」婆婆用抹布擦着灶台。「人家不但不計較,還經常照顧我們,這次的事全靠他記着,才換來打年糕的小米;上次大水過後,他專門來到我家,勸這個老糊塗種小米,但硬是被他冷着臉拒絕了。蘇江司前腳剛出門,他就在後面說『說得好聽,還不是為了賺我們的錢!家裡這麼多蘿蔔青菜種子,幹嘛還要向他買,難道我們錢多得花不完了嗎?哼,我才沒那麼傻呢!』自己不種小米倒也罷了,他還勸幾位要好的也不要種,並低價把蔬菜種子買給他們。結果,把那幾個人也害了,表叔麻子阿大就上了他的當。你公公這人眼光淺,只曉得算小賬。在他眼裡,每個人都在算計他,都想占他便宜,還總覺得自己是最聰明、最能幹的。二十多年夫妻,我曉得,他見不得別人家過得比他好,不然,會比挖他的眼珠子還難受。」

做兒媳的撫摸着隆起的肚子,若有所思地說:「怪不得。可是,人家這麼多糧食都捐出來了,會在乎你這點小生意?唉,幹嘛跟玉龍弟過不去呢?」

「我說他老糊塗,你一直不明白,這下曉得了吧?」

小鳳笑着搖搖頭。「曉得了。」

「我看大龍脾氣像他,你得多提醒提醒,免得做出貪小失大、令人生厭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