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趣的歷史有趣的人第六章,論古代陣法的重要性在線免費閱讀

無趣的歷史有趣的人第七章,魏武卒在線免費閱讀

如題!

自從立冬昨天講了馬鐙的故事。

我突然就想起了這個題目。

立冬說在馬鞍馬鐙出現以後,軍陣就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那�厲霆琛蘇卿予�問就來了!

軍陣,是幹什麼的,為什麼這麼重要!

難道各自為戰,就打不了仗了?

還是士兵離了軍陣,就活不了了?

諸位節氣們,有沒有了解「軍陣」的。

出來講講?

立冬,立冬,在不在?

……

好吧,叫不出來,可能是昨天寫累了,好好休息吧。

節氣們,有沒有人啊?出來講講。

老二,先秦史專家?快出來講講!

——

雨水:「哥,咋又是額……」

——

什麼叫又是你!

前幾天你和清明辯論,弄出一堆學究文。

你不得給讀者一個交代啊?

你那個研究成果「鞅」,不就是套在馬脖子上的嗎。

既然是馬,那就有步兵,有步兵就有軍陣,對不對?

有軍陣,所以這一章得你來,沒毛病吧?

——

雨水:「哥,你又繞躂額!

好吧,額說一下關於戰國時期,『軍陣』的故事。

不知道諸位有沒有去過兵馬俑,那裏面全是真實的軍陣。

不過那個叫列陣,是用來集合部隊的。

比如列陣在前,就是站成一排,成一字形排開,人數不定,看部隊規模。

而列陣在中,就是站成一豎,人數也不固定,也要看部隊規模。

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大多都是列陣在中,拱衛中軍用的。

至於有沒有列陣在左右的,史書沒寫,但我在控制身體的時候,在三號坑做過義工。

那個列陣,就和二號坑不一樣,它成凹字型,以車馬甬為中心,左右排開。

額認為這個就很像列陣在左,在右。

至於列陣在後,秦軍沒這個說法,魏國的武卒倒是有,他們就是後排士兵朝外,形成一個龜殼形狀。

我估計他是用來防守的,而不是像秦軍那樣,既用作戰場,又用作儀仗。

提到戰國,秦軍的軍陣,可謂是最嚴謹的,他要比胡服騎射的趙軍厚重,又要比重型步兵的魏武卒輕便。

不論從哪個方面來說,秦軍的軍陣,可為春秋戰國之魁首。

許多看過影視劇應該知道。

秦軍發動攻擊之前,會先放箭,再派步兵往前推。

歷史上也是如此,秦弩射程遠,威力大,往往每個進攻部隊,十分之一都是弩兵。

這個配置就很恐怖!

十萬人有一萬個弩兵,每個人攜帶大箭三十隻,射完只需要幾分鐘,那可是幾百萬隻箭啊!

雖然都是拋物線式的射擊,但幾百萬隻箭幾乎就是遮天蔽日了,那會用的盾牌多是藤盾,木盾。

這麼多箭下來,死傷那是很恐怖的!

一般來說,弩手是秦軍吃的最好的,也是身體條件最好的,臂力小的人,根本拉不開秦軍的硬弩。

所以秦弩手,算得上秦軍里的特種兵。

射完箭衝鋒的時候,也不用他們上,因為膂力強的士兵可不多,寶貝着吶。

大軍陣就是,列陣在前,成一字排開,人數不固定,看部隊規模,比如三十萬秦軍成一字排開。

一個大型方陣五千人,一字排開就是六十個方陣,好幾里地那麼寬……

每個方陣每名士兵,手裡都端着一根7米長的大矛,弩手放完箭,他們就會跟着鼓點往前推進,黑壓壓一片,壓迫感不比弩箭小。

既然說到『鼓點』,那額也簡單提一嘴。

秦軍士兵每天的訓練,除了練習列陣,再就是練鼓了。

所謂練鼓,是每個方陣的分界點,都會設置一列軍鼓手。

士兵要跟着軍鼓手的節奏,一步一步往前推進,步伐必須一致,你要順拐可不行。

必須一致!

這樣的話,遠遠看去。

就是士兵,噠 噠 噠,跟着鼓點前進踏步聲。

你要是幾個鼓,幾個人可能那沒什麼感覺,但要是幾十萬人,數千軍鼓手……

微型地震!

古代絕大多數時期,士兵跟着軍鼓走,一直是主流。

除了軍鼓手,還有戰鼓手。

這鼓就大了,一般是在列陣的時候敲,為得是提振士氣,所以要求鼓要大,傳播聲音要遠。

但這個戰鼓,你不能一直敲,一直敲士兵就不知該邁哪條腿了。

所以戰鼓一敲,士氣提振,然後放箭。

軍鼓手則在戰鼓停了以後,開始敲擊鼓點,士兵跟着鼓點一步步往前推。

噠 噠 噠,就是一步一吼,就是這個『吼』字哦,一步一個吼字,這是往前推的鼓點。

噠,噠噠,這是敵人要跑,追擊時的鼓點,也就是邁一步,再快邁兩步,你不能亂邁腿,那麼長的槍容易戳到前邊的人。

也不能唰唰的跑,再說你也跑不動,7米的槍呢,端着往前走就很不容易了。

在你沒有把鼓點練好之前,你是上不了戰場的,也就是拿不了軍功,在秦朝軍功可是很有吸引力的。

並且長矛手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前面的死了,後面的補上,一直戳到對面潰散。

當對面有了潰散的跡象時,前面的長矛手就會向兩側散開,讓出通道給刀斧手,也就是手拿盾牌和青銅劍的士兵。

他們不用跟鼓點,一股腦的往上沖就行,砍下的腦袋,和耳朵都可以換軍功。

長矛手往往是剛出新兵營的新兵,他們只負責戳,所以軍功極少,而後面拿劍的都是老兵,身上都有軍功。

他們為了多殺敵人,基本上嗷嗷叫的往上沖,甚至有的連衣服盾牌也扔了,光膀子嗷嗷叫的往上沖。

後面的弩手和長矛手,就只能搶之前被戳死的敵軍,為什麼說搶呢,因為地上沒多少被戳死的兵,你不趕緊割腦袋,就被其他新兵割走了。

所以作為新兵,最大的願望就是成為刀斧手,可以不跟鼓點,隨意的奔跑,隨意割對方的腦袋換軍功。

有些力氣大的,腰上往往系著七八顆敵軍的頭顱,更有甚者,還會趁人不備殺掉其他刀斧手,搶過他腰間的頭顱。

不過這要被其他士兵看到,車裂都算輕的,所以看到別人腰間的頭顱,你還是放棄奪過來的想法吧,跑快點總能攆到幾個的。

以上就是秦軍軍陣的大體情況。

好吧,字數也不少了,就不寫魏武卒和胡服騎射了,占的篇幅太大,大哥會說我的。

就這了,以後再聊。」

——
???

沒了?

再講講啊!我想看……

——

雨水:「不了哥,等有機會,今天累了。」

——

嘖嘖!

好吧……

好了諸位,軍陣的故事就到此為止了!

如果有讀者想聽雨水講先秦時期的事兒,以後就讓他多出來講。

今天就這了,下一章繼續聊歷史,侃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