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ount(): Parameter must be an array or an object that implements Countable in /home/wwwroot/www.balibuddha.com/wp-content/themes/book-ttkan/functions.php on line 2320
小地主的地要保不住了 小地主的地要保不住了第03章 趕海挖蜆在線免費閱讀_詩意小說
◈ 小地主的地要保不住了第02章 李家有女在線免費閱讀

小地主的地要保不住了第03章 趕海挖蜆在線免費閱讀

陳氏外家本也是島北陳家村的一戶小地主。

當年他大哥被送去縣裡讀書,結果識人不明,跟着縣裡的富戶紈絝廝混。

書沒讀成,卻養成了嗜賭成性惡習。

最終,她娘家也完成了『階層跨越』,從地主變成了佃農。

娘家小輩們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現如今,偶爾還要找她接濟,以度過青黃不接的日子。

再說李山海,對讀書雖是痴迷,但也算是個拎得清的。

明白自己要考得秀才已非易事,繼續讀也只是不甘心,萬一呢。

如今回家自學也並無不可。

兒子李千帆讀書的天分,簡直是得了上天眷顧。

在洞明書院學習了三年,書院的夫子們對他的才學聰敏是讚不絕口的。

考取功名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他抬起頭看着自己的老父親,「兒子聽父親安排。」

此時此刻的李千帆,輕抿着唇一言不發。

若有所思的眼神中透着股堅定。

無需託詞和羞愧,目前他的任務,就只剩把書讀好這一件事了。

其餘的聽從長輩安排便可。

翌日一早,李有為讓族長召集了未出五服的李家親戚,到冬學的村學堂集合。

李家村共有六十三戶,都是李姓。

族長李大河是李有為的三堂叔,只比李有為大五歲。

也是李家村和島東劉家村,二村合一的合家裡的里長。

劉家村有四十來戶,朝廷將百來戶定為一里。

人群三三兩兩的到學堂坐下後,都開始了各自小團體的交流。

話題從家長里短到今天集合的目的。

聊的不亦樂乎。

村裡都是同族之人,村人樸實,鄰里關係大都十分和睦。

偶有爭吵也只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有族長兼里長的李大河從中調停,相處也是融洽的。

等召集的人都到齊後,李大河站到講台上,舉手示意眾人安靜。

一時間,大家都十分配合的安靜下來,抬眼看向族長等他示下。

「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是有為有話想和大家說,大家先聽聽。」

李大河說完,便坐到講堂旁邊的凳子上,示意李有為上前說話。

李有為上前,以拳抵唇,微低着頭乾咳一聲,稍微有那麼一點羞愧之色。

言語上卻並未掩飾,「近日銀錢不甚趁手,欲典賣我家於村北面的二十畝水田,都是良田,按五兩一畝售出。

諸位如若有意,會後可來與我相說,先到先得。

若是無意,這三天內亦請幫忙轉告鄰里左右。

三天過後,二十畝水田有餘下的,我便會售予外人了。」

李有為說完,向眾人拱手行了個書生禮便下去了。

這是他的固有做派。

族長李大河做了最後的『總結陳詞』。

叮囑一番後,眾人便都散去了。

三堂叔李大河與李有為住的不遠,二人並肩往家裡走。

李大河想起李有為集會前跟他說的話,開口道,「去你家,把我要的六畝地先敲定下來。」

李有為爽快應下,找了中人,定了文契。

只等後面要買地的人,統一辦完過戶事宜便算完。

李大河是李家村中,除了小地主李有為外,唯二的富農之一。

家裡有三十來畝良田,是自耕農。

家中人口較多,算不上富裕。

但還是比其他半自耕農和佃農寬裕些,手上有點余錢。

此次買地的三十兩,已是家中積蓄的大半。

會前,李大河有問過,先把手頭的銀錢借與他緩緩,卻被李有為拒絕了。

李家村或者說整個小島都算不上富裕,甚至可以說有點貧窮。

此島地處偏僻的嶺南,交通又不便,島上世代都是農民。

除去極少部分的小地主和富農外,半耕農和佃農佔了多數。

島上絕大部分土地,都在島外的鄉紳士族手上,也有小部分沒有開荒的地。

不像李有為家的佃戶。

那些佃了島外地主田地的佃戶,明裡暗裡,被壓迫得有點喘不過氣來。

島上的手工業者都是有手藝的農民,在農閑時兼職做的。

說到底,春耕夏耘秋收才是他們的主要事務。

李有為平日里,對李氏族人甚是大方親和。

村裡的冬學堂,便是他年輕時,給族裡買了義田支撐起來的。

學堂只在農閑的冬季開學。

旨在給族人啟蒙識字之餘,又不影響日常的農耕生產。

以往欠收之年,也會儘力給族人開方便之門。

出借糧食,以助族人度過青黃不接的階段。

對於無力婚葬之家,也總是力所能及的出力支持。

這些,大都是以叔李大河的名義在做。

為的是方他這個族長兼里長的日常職務之便。

他自己卻深藏功與名。

不過懂的族人都懂,大家只嘴上不說。

這份情他李大河一直領着。

當天,族裡的另一戶富農也定下了六畝。

餘下的八畝,在之後的三天內,也被稍有積蓄的人家一畝兩畝的買去了。

自此,小地主李有為,繼續過着他三天兩頭就往府城書肆閑逛的日子,只是確實不怎麼買書了。

書獃子李山海,則開始了完全自學的讀書生涯。

他平時只一心讀科考有關的聖賢書。

但有一樣除外,那就是李有為買回來的有關工事的『閑書』。

這個他從小便痴迷。

— —

一年後,李家迎來了一個新生命。

連女兒都沒有,單傳了三代的李家,在這一年喜得千金。

據說這位小千金降生時,恰逢雨後初霽未霽,天邊露出了虹霞,還是雙虹。

都說物以稀為貴,加上此等難得一遇的吉兆。

讓對讀書、買書、逛書店執着了大半生的李有為,把這些『愛好』拋之腦後。

過起了含飴弄孫的日子。

不知是不是李有為前大半輩子的誠心感動了上蒼。

李家似乎慢慢的,被文曲星眷顧上了一樣。

不止李千帆頗具讀書天賦,連這個小孫女在讀書識字上也十分有靈性。

說來,還得感謝李山海這個書獃子。

李無憂也是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兩歲過半三歲未滿的年紀,便已熟讀《太》、《百》、《千》了。

李有為只想這個小孫女一生順遂,無憂無慮。

於是就定其小名為無憂。

與李千帆走科考路不同,李無憂只愛讀阿翁書房裡,那些除了經史子集外的雜書。

時光荏苒,轉眼便迎來了李無憂在李家村的第五個年頭。

而在她三歲那年,李家首先跨越的階層,不是從地主成為士人,而是從地主跨成了自耕農。

這件事追根溯源,還得從她祖父說起。

李有為堅持了一年不亂買書的新習慣,被李無憂出生帶來的喜悅給衝破了。

『剁手』最終沒成功,反倒有了點變本加厲的意味。

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的『戒斷反應』。

不過李有為卻看得很開。

正所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嘛。

因着賣地的緣故,自有土地最終只剩了四十畝。

李有為這一家三代,都是不通庶務的讀書人。

成為自耕農,自然就得自耕了。

但這並沒有成為他們家的困擾。

李家原本的奴僕夫妻——李忠、劉氏,自薦轉業成了莊稼漢。

原先的兩頭牛賣了一頭,剩下一頭,耕四十畝地是足夠了。

農忙忙不過來時,就請零工幫忙做除草一類的雜活。

順便一提,夫妻二人的兒子李實與李千帆年歲相當,又因為人機敏,成了李千帆的書童。

李忠夫妻二人年輕時,本也是地里刨過食的。

十多年前因災荒成為流民,被李有為遇上,買下成為李家奴僕。

過上了有瓦遮頭的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文分割線

*從行政建制來說,鄉和里時最基本的行政單位,若干里組成鄉,若干鄉組成縣。但鄉和里並不是最基層的社會單元,它是由家庭組合的村落構成的。有的地方一個村落就是一里,有的地方一個村落分成若干里。——《中國古代的鄉里生活》

*凡是土地、宅業的出賣典當,都要「先盡親房」,經過遍問親房均不要時,才能賣給遠房或外姓。否則親房可以對其提起狀告。——《中國古代的鄉里生活》

*按官府的規定和民間習慣,田產買賣時,必須先問房親族人,次問四鄰。房親四鄰不要,他人才能與之交易,否則就會容易引起爭訟。——《中國古代的鄉里生活》

*一般來說,一個有數十戶以上居民的村落,除多數是貧苦農民之外,還有少數地主富農,他們佔有全村絕大多數土地,村中的農民大多是他們的佃戶或僱工。——《中國古代的鄉里生活》

*聚族而居的村落很少有異姓雜處期間,……居民之間都有着或親或疏的血緣關係,鄉里生活也由此帶來了血緣關係的種種特徵,而維繫這種血緣關係的因素主要有祠堂、族田、族譜以及鄉約、村族墓地等。——《中國古代的鄉里生活》

*鄉長,里正等頭目對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耕耘、播種、水利、除蟲、收穫。都要頭目親自布置、監督和管理,勸課農桑不得力或是指揮有失誤的,都要遭到處罰。鄉裡頭目要保證本地區土地不得荒蕪,倘若遇上自然災害,須及時申報縣府。——《中國古代的鄉里生活》

*入學村校的很多事農家子弟,農忙季節要參加生產勞動,只在冬閑期間入學讀書,所以這類村校又稱為「冬學」。這種村校的特點就是隨意性較大,不定型,適合鄉民子弟耕讀需要,其目的以識字為主。——《中國古代的鄉里生活》

——下面列舉一些古代常用的啟蒙用書,內容來自《中國古代的鄉里生活》,其餘的歡迎補充。

*《急就篇》用的是七言韻語,其開篇:「急就奇觚與眾異,羅列諸物姓名字。分別部居不雜廁,用日約少誠快意。勉力務之必有喜」

*《千字文》用的是四言韻語,其開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余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周興嗣

*《急就篇》、《千字文》誕生後,直到明清,一直是鄉村學校蒙童識字的教材。

*《太公家教》約成書於唐中葉,至宋仍為流行的啟蒙教材。用的是四言韻語和俗語,其開篇:「得人一牛,還人一馬。往而不來,非成禮也 。知恩報恩,風流儒雅。有恩不報,豈成人也。」

*北宋時出現的《百家姓》和南宋王應麟編的《三字經》也是非常著名的蒙學教材,與《千字文》合成「三、百、千」,這三者作為相輔相成的整套啟蒙識字教材,曾被廣泛應用,一直流傳到清末。

*汪洙為北宋元符年間進士,九歲擅詩,有《神童詩》數十首,後人以其詩增補成集,村塾用來訓蒙。其中有不少詩句成為俗語、名言。 如: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 滿朝朱紫貴,儘是讀書人。」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