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兵第1章 梅河口換裝在線免費閱讀

1969年12月15日星期一,嚴冬籠罩下的梅河口小鎮,早已是滿眼濃郁的深灰色。堆滿殘雪的狹窄的街道兩旁,不同時期的歷史建築雖錯落有致,卻顯得斑駁陸離;低矮的鐵路橋洞,永遠讓乘卡車通過的人必須低頭;佇立了幾十年的高大的日佔時期的水塔,似乎一直以自己獨有的視角,傲視小鎮流水樣的變遷。這個曾以鐵路樞紐著稱的梅河口小鎮其貌不揚,卻歷來被兵家暗自押注。 上午9時許,一列由瀋陽開往吉林的普快列車緩緩駛入梅河口站。火車尚未停穩,通過天橋來到月台的旅客已見騷動,年輕人隨性追逐尚在緩行的列車,引來值班站長不停的吹響哨子提醒安全。天橋上下,到處是你推我搡、手提肩扛行李物件的人流,一個個汗水涔涔兩步一喘。放眼望去,經人群呼吸帶出的氣息,瞬間被零下十幾度的氣溫凝結成「白寥寥」的霧,霧氣隨着人流脈動,有如縷縷炊煙揮之不去。於此同時,一位中等身材長着國字臉的軍人,正帶領一隊新兵來到月台,悄然登上這北去的列車……。 這天一大早,沈後三分部軍務科1964年的山東兵王春明參謀早早來到招待所,與即將踏入軍營的20多位新兵共進早餐,然後送大家一程。這批新兵均來自部隊下屬單位的家屬子弟,其父輩要麼是戰爭年代出生入死的老兵,要麼是隨部隊南征北戰的軍工,他們中最大的17、8歲,最小的13、4歲,大體與早年土地革命時期的紅小鬼相仿。在60年代末社會盛行子承父業的大環境下,參軍已然成為軍隊子弟唯一的選項。但即使僅僅為了一張嘴,入伍前的體檢似乎一點也不含糊,分部衛生所幾乎照搬地方徵兵的所有內容。 體檢的軍醫十分認真,受檢的新兵萬分緊張,生怕過不了這一關。大院發小張德林,就曾因過度緊張,血壓連測兩次都不合格。友善的老軍醫和藹地提醒他:「別緊張,深呼吸,喝一點白醋或許會好。」被點醒的張德林立即去了招待所餐廳,把餐桌上的好幾壺白醋幾乎喝光,深呼吸一陣後才忐忑的再次體檢。測壓結果,居然印證了那醫生的說法十分靈驗,張德林也因此遂願。參軍後的他入黨、提干,結婚、生子,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火紅。可見,人不經意間流露的某種善意或惡意,也會不經意間影響甚至改變身邊某些人——他們的認知與行為、職業或前途。 吃完早餐的新兵攜帶被裝,在王春明參謀的命令下整隊集合。稍後,他開始用略帶山東腔的普通話逐一點名,每念到一個人的名字都停頓片刻,然後抬起眼皮,尋找「到」的應答出自誰口。當時的我,有點新人不懂規矩,耳朵聽着點名,腦袋左顧右盼,心裏逐一按王參謀喊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