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兵第9章 農場概況在線免費閱讀

新兵第10章 勞動的寓意在線免費閱讀

離開汽車十團之前,楊元禮班長曾跟我提起436部隊駐軍延邊的事,還說與他同期入伍的幾個四川老鄉也在那個部隊。途中我們在吉林倒車,劉木旺排長曾對沒去延邊轉而去大口欽的問題做了解釋:「從事報務和機要的新兵,受訓前通常要接受3個月左右的勞動鍛煉。」大家雖然對這個解釋不大認同,卻只能服從。

41天的新兵集訓無異於洗腦,「軍人以服從為天職」的理念已悄然改變了大多數新兵的認知,並逐漸成為個人的自覺。當千百的個人自覺形成眾人的一致自覺,戰無不勝或許不再是一個神話。況且勞動光榮不僅是當年社會風氣的主旋律,也是一個人社會價值的基本體現。

起初倡導軍隊農副業生產並自給自足的目的,主要是為緩解龐大的國防開支帶給社會的沉重負擔,卻也不同程度催化了部隊易商、易工、易農的規模。而眼前正飄着裊裊炊煙的那個山坳,正是436部隊設在永吉縣大口欽的一個軍用農場,對外通信地址是:吉林省永吉縣大口欽公社226信箱。

隨着坡上一陣狗叫聲傳來,一隻紅毛大狗帶着幾個隨從,正威風凜凜的佇立坡頭,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但當突見來者是一隊穿軍裝的人,識相的狗子們起先的狂吠,即刻變得委婉了許多,曖昧的叫聲中似有丁點的埋怨——咋不提前打個招呼?「虎子去,去!」聞聲趕來攆狗的人是農場的一位矮個子老兵,他一米六零左右的個頭,略顯外八字的步態,十幾歲的娃娃團臉透着些許的怯弱,並自稱蔣國慶。只見他跟帶隊的劉木旺、司萬玉小聲嘀咕了幾句,便轉身帶領隊伍走進農場。

因山坳地勢的原因,農場所有草屋要麼坐東朝西,要麼坐西朝東。朝西的一排草屋被依序隔成草料間,宿舍,牛棚,馬廄,飼養班等,炊事班則是獨立的兩間草屋。朝東的一排草屋分為大小不一的宿舍和最末一間的場部,之後是一個晒衣場,一間三面鏤空的吃飯的棚子,以及與那棚子連着的一間獨立的草屋。

東西兩排草屋之間,除了能容得下一個籃球場,靠近馬廄大門附近,尚有一堆一人來高、大約十米見方的堆糞。由於其內發酵產熱,即使零下十幾度的寒天,糞堆頂上也總是竄出縷縷熱氣,彷彿蓄勢的火山一樣。頑皮的一頭牛犢,似乎被突然湧進農場的這幫新兵弄得人來瘋,它忽而後腿一踢甩下尾巴鑽進牛棚,忽而又探頭探腦伸長脖子向外張望,彷彿看誰在注意。好奇的狗子們討好的徘徊在新兵周圍,一會嗅聞這個,一會嗅聞那個,好像在逐一甄別誰是朋友。

新兵們將各自手提的臉盆、旅行袋放在地上,背着背包,靜聽劉木旺排長事先擬好卻暫無班長配置的各班名單:「一班王明生,賀健,袁寶林,張鳳岐,朱茂森,盧建華,孫躍祥,郭峰,趙雪松,;二班李小牛,楊鎮建,劉建東,薛探平,李偉,郭樹山,王野凌,劉曉光,常軍,任義明;三班吳叢林,王春華,徐長生,楊東光,劉玉生,孫偉,李樹凡,於國志,王作成,高中;四班呂書江,胡偉,王福貴,宋振清,張德林,王文敏,賀俊山,程春祥,於東,曹新貴」。一周後,兩位排長根據短期觀察的新兵表現,初步將以下8人做了任命——一班長,副班長賀健;二班長劉建東,副班長郭樹山;三班長吳叢林,副班長王春華;四班長呂書江,副班長宋振清。

新兵宿舍的布局類似東北民居,進大門是一間寬敞的灶間,四個灶口分別通四鋪土炕,近窗的兩個灶口砌有鍋台,並左右各配一口大鐵鍋。灶間有兩扇後窗,窗戶正對着大門,翻過去就是西山坡。

宿舍分左右兩間,每間分左右兩炕,每鋪能睡八人,勉強擠進十人,可想擁擠之甚。人半夜出去撒尿的功夫,回來就可能找不到北,必先借月光確定方位,再用力左右一推,方能把被佔領地重新奪來。

就在新兵忙着打掃宿舍衛生並將兩口生鏽的鐵鍋擦出本色再添進涼水,炊事班那邊也送來剛打好的一盆漿糊和一摞舊報紙。許久沒有動過灰玻璃窗開始透亮,剛才還在漏風的窗縫被逐一糊上。不久,鐵鍋里的水熱了,土炕開始燙手了,冷颼颼的兩間草屋逐漸暖和了起來,但房山那面牆的一大片厚霜卻長時間不見融化。

傍晚時分,一切都收拾妥當的我們,用鍋里的熱水痛痛快快洗了頭,還燙了腳。稍後,一些人跟狗子戲耍,一些人踱步場院,還有人小睡片刻。當開飯的哨子吹響,司萬玉排長操禹州方言簡短講話:

同志們,經過近10小時的努力,我們來到436部隊農場並已將宿舍打掃乾淨,大家都表現很好也很積極,在此提出表揚。農場的領導對大家的到來十分重視,今晚不僅讓炊事班做了大米飯,還有肉菜— —至於肉菜後面還說了什麼便不得而知了,因為我已經餓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