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漢末之大風起兮第4章 初遇蔡琰在線免費閱讀

重生漢末之大風起兮第5章 蔡邕收徒在線免費閱讀

初遇蔡琰

…….

崔念跟着蔡邕的家僕來到了蔡府的後院,蔡府的後院相比前院來說,並沒有那麼奢華,反而顯得清凈典雅,院角那裡棵盛開的梅樹比前院子更多,其餘地方則種了一些未能在冬季盛開的桃樹,院內用青石鋪路,有一個小湖中間坐落着一個小亭,除此之外並無任何精美的雕刻或者裝飾。

僕人將崔念帶到湖中心的小亭內,亭子上的匾額寫着「靜心亭」,也許蔡邕可能平時喜歡在這裡靜下心來思考學問吧。

崔念在亭子里坐了下來,蔡府僕人為崔念拿過來一杯水,未多說什麼便離去了。

崔念見此也並未說什麼,而是頭靠亭柱,放鬆下來。

「以剛才蔡邕的反應,下一步估計就是驗證我究竟有沒有真才實學了,我如果答的好,未必沒可能入了他的法眼,那該怎麼改呢?」

「後面的詩內容是,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不對,不行,宣父我記得是孔子啊,這個時代對孔子的稱呼,嗯……我記得是叫素王來着,叫夫子的話,不知道合不合適,孔子更不確定啊,算了還是稱呼夫子吧,這個應該是沒毛病的」

「那就這麼吧。世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夫子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人志。」

「就這樣吧,嗯,除了這個也沒啥了,接下來就等待蔡邕過來吧。」

就在崔念百無聊賴地等待蔡邕的到來時,一個小腦袋出現在了崔念的視線里,崔念並未過多在意,蔡府現在人多了,鬼知道是誰家的小孩子貪玩跑進後院的。

但是小腦袋明顯對這個坐在亭子里的少年產生了好奇心,小腦袋不時從屋牆後面探出見來回幾次見崔念沒什麼反應,反而更大膽了,乾脆藏也不藏了,直接出來向崔念走了過來。

崔念見其過來了,上下打量了一番,原來是個小姑娘,崔念略有驚訝,要知道這個時代大戶人家的姑娘在未嫁人前,不輕易讓外人見的,除非與家主關係關係匪淺才行。

「今晚的賓客家眷里也並未帶女孩來,莫非是蔡邕的女兒?歷史上蔡邕也只有隻一個女兒貌似,可惜這對父女倆的命運太慘了,如果這次能在蔡邕這裡達到我揚名的基礎目的,未來有機會發達了,未必不可幫忙扶一把。」

崔念看着離自己越來越近蔡琰想道。

「那邊的公子,見我為何不問好呢?」

「這位淑女,請勿多怪在下,在下真沒想到能在蔡府後院遇到蔡先生的令堂。」

崔念見蔡琰問道,趕忙站起來,向其彎腰作揖。

「嘻嘻,公子你倒是個懂事聰明,會察言觀色的人。」

蔡琰一聽崔念稱其為淑女,高興的說道。

「你是我父親哪位門客的孩子啊?我還是第一次見父親允許外人進入後院。」

蔡琰問道。

「家父崔仁,我是他的犬子崔念。」

「哦~原來是父親最近請來幫忙一起編書的崔先生的公子啊,那公子你來後院幹什麼呢?」

蔡琰問道。

「小子不才,在前院宴席外因他人挑釁作了一首詩,令尊大人聽到後,令人將我帶入此地,說要和我單獨聊聊,我便在此等待了。」

崔念回答道。

「哦?什麼詩能讓父親如此在乎,讓客人來後院,公子可否念出來?」

蔡琰聽崔念解釋後,微微點頭,又問道。

「聽淑女的。」

崔念回道,便要張口念詩。

「等一下,你別老淑女淑女的,聽的我不自在,我叫蔡琰,你稱呼我蔡琰小姐即可,當然父親面前可別這麼叫我,父親很講究的,」

蔡琰打斷崔念說道。

「啊?好的,好的,那我念了哈。」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崔念將宴席外的詩念了出來。

「沒想到公子你還真有點才華,能寫出這種豪邁的詩。」

蔡琰聽到崔念念出來的詩後,不由得誇讚道,隨即對崔念說道。

「既然公子能造出這麼好的詩,不如給小女我也造一首,我來聽聽?」

崔念沒想到蔡琰性格這麼跳脫,而且居然還有點社牛,看來今天還得再抄襲一下了。

「咳咳,那不知蔡琰小姐你想聽我造什麼詩?」

崔念問道。

「這樣,嗯…..你就以那邊院內的梅花樹來給我造一首詩吧,你要是造的好,等會我父親來了,我幫你說說好話,你看可好?」

蔡琰見崔念這麼痛快就答應了她的請求,便笑嘻嘻的向崔念許下一個承諾。

「行,那就說好了,那在下就獻醜了」

一步,兩步,三步,四步,五……六…..七……

崔念故作高深的走了七步,隨後故作高深的閉上眼,緩緩地念道。

「也罷,此詩不僅為蔡琰小姐而作,同時也是蔡先生的寫照啊~」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一首詩罷,崔念緩緩地睜開了雙眼,看向了蔡琰。

此時蔡琰兩眼獃獃地看着崔念,他沒想到崔念竟然能做出與他父親一生如此貼合的詩句。

不由得蔡琰雙手遮面,再拿下手後,眼睛已被淚水打濕。

「蔡小姐,你別哭啊,是在下唐突了,造出此詩令蔡小姐傷心。」

崔念見蔡琰眼淚汪汪的樣子,不禁心疼,趕忙拱手賠禮不是。

「不怪你,我只是沒想到,公子你居然懂得我父親的內心苦楚。」

「我父親大人在熹平四年,被當今陛下任命議郎,負責編撰書籍,我父親為人正直,編書時實話實說,指出了不少時政的弊端,被陛下所不滿,又遭宦官等奸臣暗算。」

「自熹平四年,我和父親便遠走他鄉,躲避災厄,在外逃亡九載有餘,如今得以返回洛陽,是因為近些年各州郡都不甚太平,旱災蝗災一年接着一年,我父親拜託朝中父親舊識的幫助,懇求了陛下的原諒,得以罪臣之身返回洛陽,閑賦在家,等待朝廷再次錄用。」

蔡琰向崔念解釋道。

「原來如此,蔡琰小姐不必傷心,如今**的生活已然過去,美好的生活就在未來等着你和你的父親,日後不必再去回憶往昔的痛苦。」

崔念對蔡琰認真的說道。

「真的嘛?公子。」

蔡琰問道。

「蔡小姐大可安心,洛陽乃是大漢國度,乃是天下最安全的地方,只要你的父親不去參與官場的明爭暗鬥,安心閑賦在家,研究學問,自然那幫人沒人願意來傷害你們。」

崔念安慰蔡琰道,但心裏卻無語想道:

「天下最安全的地方再過幾年就是天下最危險的地方了,哎。」

「好了,想來前方的宴席也快結束了,你父親馬上就來了,你不迴避一下嗎?」

崔念向蔡琰問道。

「嗯……其實不必,父親平時從不讓我見外人,也不讓外人來後院的,能來後院的只能是父親的摯友或者最賞識的學生。」

「公子你能來此,除去父親的摯友,只能是父親打算收你為徒,而且肯定不是普通的門徒,而是父親的親傳弟子啊。」

蔡琰向崔念答道,並幫崔念分析了蔡邕讓崔念來後院等待的目的。

「原來如此,多謝蔡小姐了。」

崔念恭敬的向蔡琰彎腰拱手謝道。